2019年10月15日,正式向美国SEC提交了上市招股书!
客观讲,逛下团从设立2人团、3人团、4人团同时拼团模式,是被网友们的认可,从拿到投资人的AB轮融资,到赴美上市......整个社交电商行业都应该感谢逛下团。
拿着旧地图,找不到新大陆。所谓的创新力量,一定是摸着石头过河,不断的在边缘地带试探前行!
我们来看一下逛下团的崛起之路;
2015年1月推出自营精选商品社交电商;
2015年10月逛下团Android版本上线;
2016年7月逛下团内测上线电商平台”多人拼团”,从多人拼团升级为电商内测拼团模式;
2017年3月逛下团开启签约供应商为合作伙伴;
2017年11月逛下团郑州自营商品仓正式入库内测运营;
2018年3月逛下团在3月10日正式上线app运营;
2018年10月零广告下,逛下团拼团在半年时间销售额破2亿;
2018年11月双十一当销售额7480万,当月完销售额破亿;
2019年1月逛下团完成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;
2019年4月逛下团东莞自营商品仓正式运营;
2019年6月逛下团拓展了第三方平台和签约合作伙伴,全品类sku快速成长;
2019年8月逛下团用户突破2000万。
2018年的付费会员是80万,2019年更是达到了290万。同时,逛下团用户的复购率高达63.6%。
社交拼团电商平台的增长为何如何告诉?什么模式让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身份边的模糊?获得新的增量?......
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,互联网的本质发生了变化。PC互联网无限跳转、无限链接,浏览器是最大的入口。
而在移动时代,无穷多的APP造就了无穷多的跳转孤岛,流量被锁死在孤岛上,马太效应的加速无限上升,流量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今天,但凡是中心化的玩法,都需要支付极其昂高的流量采购费用。相反,个体不会和平台谈溢价,通过去中心化的裂变方式来获取流量,便宜而高校,成为逛下团最明智的选择。
社交电商平台刚好配合了这一群人的需求,平台负责搭建系统,选品,仓储,发货,售后;整合借力微商团队推广裂变,聚合私域流量形成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,平台可以解决微商依靠层层压货、公信力不足,代理出货难等疑难杂症。
利用碎片化时间就可以实现“创业梦”,于是大量拥有富余时间,又想创业的群体纷纷参与进来,通过推广,分享产品赚取额外的收入。
早期成为逛下团店主的一群人,每个月的月收入动辄几万到几十万,的确成就了一大批创业者。
社交电商的特别就是容易创业,人人可参与,人人可裂变,人人都是消费者。对于个体来说,借力平台强大的流量供应,售后的服务系统,可以轻松经营庞大的生意,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的边界。
2019年,各大巨头纷纷开启了社交电商模式的预热,抢占私域流量红利。在当下人人互联的生态中,每个人都是一个链接的节点,每个节点都可以开枝散叶。中心化已经成了过去式,去中心化才是大格局
风起云涌之间,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选对了平台,一飞冲天,选错了,鸡飞狗跳,浪费时间精力。